可要是说想找到一个在印度赚到钱的企业还真的是不容易,而我们的企业自然也不幸中招。
几天前的时候我国的变压器行业迎来一个不小的坏消息,那就是有关于保变电气的重组风暴。
虽然看起来这样的价格确实不算少,但是要知道在2012年的时候保变电气就已经对印度进行了投资。
奈何得是当初在投资22.5亿卢比,也就是2.37亿人民币之后面临的情况却并不如想象一般。
是的你没看错,谁敢想一家这样大型的公司年利润仅有3万元!而当年他们的净亏损则是达到上千万。
就算是没有这一次亏本一个多亿的“大甩卖”,之前的那些亏损也已经足够庞大了。
尤其是在印度的分公司,更是从事着安装数百千伏的电力变压器安装、销售等工作。
电力系统上我们的优势在全球都是很出名的,谁能够想得到一家之前并没有怎么听说过的公司一样拥有特高压技术。
因为在投资印度的五年之后,其表示厂房、设施已经调试完成,并且还通过了印度方面的验收。
或许放在我们这里短则几个月,就算是慢一些一两年也就已经足以完成这样的工作量。
但是毕竟也算是进步了,最起码投资已经见到了收效,之后就慢慢的赚钱就好了。
怎么看起来哪里有一些不对劲呢?是不是一年前这一条消息就要已经说过了?现在怎么又说了一遍?
本来想的还是以印度为基石,经过在这里的发展之后再向周边的那些国家进行辐射发展的。
更为关键的其实还是在技术方面的问题,正所谓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从最为浅显的方面来说,正常的情况下有人拿到公司的51%的股份之后就算是控股。
相信大家对这个场景并不陌生,毕竟电视上也常常会出现“我股份多,我反对的情况”。
这可是远超于了51%的控股比例,甚至能够说是等于直接将这家子公司完全从自身剥离了。
在保变电气的声明中也能够准确的看出,对于这间子公司的剥离直接被称之为了“优化资源配置”。
虽然这一次的股权出售之中,印度的Murugappa公司也展现出了不小的购买意愿,俨然一副亏本公司也很“可口”的状态。
但是保变电气依旧在之后询问了阿特兰塔公司是不是要购买,至于原因则是因为“优先购买权”。
有了这个前提之后再看股份的转让划分,也就是保变电气的特高压技术因为阿特兰塔的控股有很大的可能性被他们掌握。
其实这个场景在印度的市场上也是屡见不鲜,之前多少公司在印度投资之后都被要求转让技术。
就连可口可乐这样的国际有名的公司,在面对印度市场的时候都被要求交出“秘方”。
印度一直以来都在不断的让我们见识“物种的多样性”,这是什么脑回路才能想起这样的招数。
单单是看在厂房的建设上,一年的时间过去依旧在原地打转的发展效率,你说印度没有卡脖子?
即便是投资了,又有谁会拿出自己的压箱底的技术去给印度交学费。长久来看,这样的行为百害而无一利。
E-mail: service@yynk.com
固话: 0769-88566677
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