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晚,第22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在新加坡正式拉开序幕。今年的香会仍由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与新加坡国防部联合主办,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代表出席,超过550位国防部长、安全官员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作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多边安全对话平台,香会一直是各方展示立场、寻求合作的重要场合。
尽管中国国防部长此次并未出席此次香会,但中国派出了以国防大学副校长胡钢锋少将为团长的代表团,依然引发高度关注。胡钢锋曾长期在海军系统任职,担任过参谋、副局长、海军副参谋长等职务,具备深厚的实战与战略研究背景。
早在2009年,他就曾在香港参与关于海盗问题的国际会议,并代表中方介绍中国护航行动的细节,这次代表团由他领衔出席,既展示了中国军队专业化发展,也表达了中国对于多边安全合作的重视。
在香会正式召开前一天,中国国防部就已明确说,中方此次参会将围绕增强互信、凝聚共识、促进合作等目标,与各方深入交流。从会议安排来看,中国代表团将参加平行会议、青年领袖计划等多个环节,整体参与度非常高。
当然,中国此次选择由国防大学代表团参会,并不代表对会议重视程度降低。实际上,中国防长并非每届香会都亲自到场,这种安排更多是出于交流的实际效果与国际互动的需求。
换句话说,出席的是谁不重要,重点是中方通过这一个平台,依旧能够准确地传递出立场和态度,今年尤其是在全球安全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中国希望借此与各方分享看法,探讨合作路径。
除此之外,这届香会也少不了热点话题,特别是在法国总统马克龙登场之后,相关议题被进一步推向高潮。资料显示,这是香会自2002年设立以来,第一次由欧洲国家元首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从内容来看,马克龙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中国,既有期待,也有压力。他指出,如果中国不希望北约插手亚太事务,就应该在欧洲问题上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态度,特别是阻止朝鲜向俄罗斯提供支持。
马克龙的原话这样说:“如果中国不想要北约涉足亚洲,它应当阻止朝鲜涉入欧洲。”,显而易见其背后逻辑:希望中国在全球事务中扮演“平衡力量”,尤其是避免中朝俄之间形成深度军事合作。但问题就在于,中国并不是朝鲜的“控制方”,中国一贯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并未在俄乌问题上选边站队。
马克龙还警告称,如果俄罗斯能够不受惩罚地夺取乌克兰领土,那么未来在台湾也也许会出现类似情况。显然,他借助香会这样的平台,正试图将俄乌战争和绑定,推动西方世界在对华政策上加强一致性。
但这种逻辑并不成立,中国始终主张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坚决反对外部干涉。在上,中国立场早已说得非常明确,那就是内部事务,不容外部力量干涉,将乌克兰和类比,是西方国家的一种惯常话术,完全不符合实际。
中国在香会上的立场始终没有变化,中方代表团明确说,出席会议的目的是沟通,而不是对抗。面对各种指责和质疑,中方并不回避,但也不会在核心利益上妥协。对于西方国家试图借香会平台向中国施压的行为,中方已经多次表示,这样的做法不会取得实际效果。
另一边,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也在同一时间公开表态。在安理会关于乌克兰武器问题的会议上,他指出,持续向战场输送武器只会让战争更加难以收场,中国认为,推动和平谈判、降温局势才是根本出路。这一立场,与西方的“继续援乌、战到最后”明显不同。
总体上看,这次香会充足表现出中方的冷静和坚定。一方面,中国通过代表团传递了和平、合作、对话的立场;另一方面,也不惧面对外部压力,从始至终坚持原则立场。无论是马克龙的呼吁,还是泽连斯基的指责,都不会改变中国推进和平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针。
说到底,未来地区安全局势将如何演变,不仅取决于中美博弈,也取决于欧洲各国在战略抉择上的成熟度。如果他们继续把亚太安全问题与欧洲安全捆绑在一起,最终可能反而会加剧焦灼的事态,香会只是一个平台,真正要处理问题,还得回到实质沟通和相互尊重的正轨上来,就看接下来各方要如何抉择。
中國强势崛起,使西方國家“寝食难安”在任何一个國际場合,它们無不提起中國,就充分的証明了这一点。
E-mail: service@yynk.com
固话: 0769-88566677
扫码加微信